11/14/2010

台北有個寶藏巖(2010.11.14)

以前住在北縣的時候時常經過福和橋,不遠的山坡上錯落著幾戶老房子,
也不清楚是不是還有人居住,
遠遠看去總覺得有幾分義大利托斯卡尼山城小鎮~西那的風情,
搬離後很少再經過福和橋,默默的經過幾年,原來那裡就叫寶藏巖~



2004台北市文化局正式將寶藏巖登錄為台北市第一處聚落型態的「歷史建築」,
能夠把老社區舊房子保存下來;讓我們擁有屬於這塊土地的人文歷史,
我想;這是一件讓我感覺到溫馨的好事~



雖然它還沒有準備好,雖然它還在整理,週日我們還是忍不住的跑去轉一圈,
一上小山坡,就看到寶藏巖寺廟”~我們兩個這才恍然大悟的異口同聲:~所以才叫寶藏巖



在政府的協助下;寶藏巖保存了居民聚落沿著山坡交錯的原有結構,
現在正著手整建房舍與蜿蜒在山坡上的巷弄階梯。

入口處設有多少信箱;這裡就有多少房舍~


素人手繪風格的參訪地圖似乎透露著文化社區的藝術風格~


寶藏巖區分了三大區塊:「寶藏家園」、「寶藏巖國際藝術村」及「國際青年會所」,
除了原有環山簇居的居民外,將以多元的移民族群;漸進的方式進駐,藉以活化社區機能~



好奇參觀的人們開始在這裡出現,申請進駐的藝術家也開始運作,
住在這裡的"背背"(伯伯的口語)是不是也覺得生活越來越活潑了~


不過"背背"啊;至少以後買個"閃冬"(山東腔)饅頭方便多了~

這樣的老房子裡可以喝咖啡~


這樣的舊樓梯在重建~

即將營業的多元化商店~

有些藝術家的創作已經住進去~
隨手的創意在某屋的頂樓~

"尖蝌"已經在營業,有飯吃也有東西喝~還可以打工半日換一餐~

看來民以食為天,餐飲會是最快展開的商業活動~


從高點可以看到對面的高架和大樓~有點楚河漢界的兩種風情~
期待這裡的新活力,不過也祈望不要演變太過時髦或過度商業~
這裡是台北的寶藏巖;汀洲路三段的山坡上~

往外延伸的河濱公園連結自行車道,河水清澈見底;吸引不少垂釣客,
今天還有一群人在寫生~



有一群人在拍照~


再往外延伸,就是熟悉的公館;屬於我們熟悉的台北生態~

公館不乏知名老店,這家以鯊魚肉為主食材的小吃店,門前坐著新一代的店家,
一根小湯匙熟練的滾著魚丸,展現上一代傳承下來的好手藝;吸引我們坐進去~



坐的位置剛好對著到廚房,只見店家一匙調味狠狠的往乾拌魚皮上灑,
然後端往我身後的客人,我靠近看看店家的調味盤,是~味~精~!!!
連忙跟店家說:我的不要加味精喔~



不過
……這羹湯、這肉羹、這醬料~
吃不吃……你說呢……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