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球上五大河流沖刷出四大肥沃平原開始生存衍生發展成族群 ~
底格里斯河、幼發拉底河的兩河流域孕育人類最早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,
尼羅河的埃及、黃河流域的中國以及以印度河流域發展的印度。
(原來人是水做的;真是一點也沒錯呢!)
W&T要去泰國,所以今天要整理一下東南亞的過程~
故事是從很久~很久~的很久以前~大約是西元前1,800,000年~10,000年之間的年代,
有個專業一點的說法叫“更新世”世代,當時的東南亞泰國地區已有人類活動的遺跡~
話說~亞洲人類文明始於印度與中國,除了越南北部受到中國影響,
其他地區直到13世紀多受印度教的影響;充滿伊斯蘭教的色彩。
話說~“湄公河”;發源於青康藏高原,流經現今中國、寮國、泰國、柬埔寨及越南等區域,
是東南亞第一大河,“湄公河”在泰國代表“巨河”的意思,
在中國以泰語音“闌珊”;意思是“一百萬匹象”的意思;不過中國人叫“瀾滄江”,
在越南湄公河支流分歧蜿蜒像是有9個頭的龍,所以稱做“九龍江”。
它一路游經金邊附近分成兩大支流往柬埔寨及越南,堆積的肥沃的三角洲,
西元一世紀由印度的移民與高棉人在湄公河下游的“扶南”(漢語“山”的意思);
建立了東南亞距今最古老的國家。6世紀的高棉人在柬埔寨的吳哥建立首都,發展強大的高棉帝國,
勢力抵達昭披耶河(也稱做湄南河)。8世紀末9世紀初的時候,
東南亞人口密度最高的爪哇島(現今的印尼小島)已受到印度另外發展的大乘佛教影響,
在中部的日惹建造“婆羅佛陀塔”(199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/Unsco列入世界文化遺產)。
(這是印尼;日惹的婆羅佛陀塔)
“須彌山”建造“吳哥窟”(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/Unsco列入世界文化遺產),
要媲美……應該說是要勝過“婆羅佛陀塔”
(這是柬埔寨~吳哥城)
(W&T說:雖然“婆羅佛陀塔”很厲害,不過“吳哥窟”更厲害,有贏喔~)。
這一段期間的泰國人呢,正努力的在中國的雲南發展,不料到了13世紀被蒙古人忽必烈摧毀,
原來當時的蒙古可汗正忙著開疆拓土進軍中原呢!
蒙古人迫使泰國人沿著暹羅灣的昭披耶河(湄南河)南下,為了尋找生存的地方,
泰國人在昭披耶河(湄南河)支流上奪取高棉人的“素可泰”(語意:“幸福之地”或“樂園”),
在這裡成就了泰國第一個王朝(13~15世紀的歷史),
興盛時期更往中游發展建立商業大國“大城~阿育塔亞王朝”(西元1350~1767年的歷史)。
壯大的阿育塔亞王朝開始對外拓展勢力,進攻柬埔寨並拿下大吳哥城,雇用葡萄牙傭兵功打緬甸,
不過最後在1767年還是被緬甸擊敗,大城毀於戰火。泰國將領鄭信Taksin(或音譯塔克辛),
他是漢(父親)、泰(母親)血統率軍再度擊退緬甸,只是大城阿育塔亞已是廢墟一片,
鄭信只好率眾遷移到昭披耶河(湄南河)以南的吞武里(Thonburi),
當鄭信將軍乘著船延著昭披耶河(湄南河)南下,黎明時刻抵達一座廟宇;於是將其命名“黎明寺”,
就是現在位在曼谷大家俗稱鄭王廟的所在。鄭信在此登基;建立新都,
不過他的高壓統治新王朝僅維持短短三年,1782年將領叛變推翻暴政。
18世紀拉瑪一世登基建立卻克里王朝(Chakri Dynasty),
基於戰略考量遷都到河的對岸(昭披耶河的東方),
並賦予首都一個全文長達175字的命名;概念源自“神的大都”
語義包含“玉佛所在,化神之神所統治,印度教之因陀羅神與毗濕奴神所建立的都市”,
簡稱“Bangkok;曼谷”,拉瑪一世從此展開泰國太平盛世。
他以繼承“大城~阿育塔亞王朝”的傳統為目標建造新都,
利用昭披耶河(湄南河)搬運大量大城的殘石舊瓦,在新都建造皇宮、寺院,
挖掘運河環繞皇宮,更從緬甸人手上奪回泰北的玉佛;建造玉佛寺為鎮國寺廟,
居民延著昭披耶河興建家園,規劃越南人與緬甸人的居留地,
運河從此成為印度、中國、日本、葡萄牙等的貿易往來的重要交通,
18世紀末的曼谷已贏得“東方威尼斯”的美譽~這裡就是現在曼谷的皇宮區!
插曲:泰國的北邊是另一個獨立的歷史,15世紀發展巔峰的蘭那時代,
為了一尊視為吉祥物的玉佛,終於在1558年導致緬甸入侵搶奪,
展開一連串與緬甸的戰爭糾葛,在大城之戰中拉瑪一世奪回玉佛,
至於與泰北的關係直在拉瑪五世泰國才陸續合併統一。
整個就很莊嚴肅暮的感覺…
回覆刪除不禁想要雙手合十了…呵!!
這就是我喜歡古文明的原因,建築不會說話但是會感動人~
刪除